王延华名师工作室根据攀枝花市教育局有关名师工作室工作指示和要求,秉承使工作室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的宗旨,树立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服务的工作方针。为了充分发挥王延华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加快培养优秀教育教学人才,促进教师发展,引领课题研究,不断提升工作室的影响力,特制定2024.07-2025.06学年度工作计划。
一、工作理念
本年度,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将工作核心设定为“创新引领,卓越共融”,旨在通过名师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激发教育教学新活力,推动高中英语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我们将聚焦课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度融合,强化学科特色,同时拓宽视野,实现地区乃至跨市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为攀枝花市乃至更广泛区域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二、工作室定位和目标
定位: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网络为交流载体,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研修团队。
目标:切实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和发展,结合新时代教师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工作室平台,构筑名师成长的“自由空间”,建立结对帮扶的“加油站”。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1. 强化团队成员专业成长
本年度,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将“团队成员的成长与发展”置于核心地位,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和计划,全面促进每位成员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显著提升,活动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1)个性化成长路径:根据每位成员的职业发展规划、兴趣特长及当前能力水平,量身定制成长计划。包括参加高级研修班、工作室、学术会议等,为成员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2)导师制度:实施“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导师制度,由经验丰富的名师担任导师,定期为工作室成员提供教学指导、科研咨询和心理支持,加速其成长步伐。
(3)教学技能提升:组织定期的公开课、观摩课、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鼓励成员积极展示自我,接受同行评议,从中发现问题、汲取经验,不断优化教学技巧。例如在工作室内部举办教学技能大赛,如教学设计比赛、说课比赛、课堂教学比赛等。通过比赛,激发成员的竞争意识和教学热情,提升教学技能。同时鼓励并支持工作室成员参加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教学技能大赛,为成员提供更广阔的展示舞台和成长机会。
2. 促进团队协作与共享
⑴团队建设活动:定期举办团队建设活动,如户外拓展、读书分享会、教学沙龙等,增强成员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促进知识、经验和资源的共享。
⑵合作项目:鼓励成员间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共同申报研究课题、开发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等。通过合作,不仅提升项目质量,也促进成员间的互补与成长。
3. 搭建展示与交流平台
⑴成果展示会:定期举办教学成果展示会,为成员提供展示自己教学成果、研究成果和个人风采的舞台。通过展示,增强成员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⑵学术交流: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研讨,为成员提供与业界顶尖人士交流的机会。同时,鼓励成员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升学术水平;
⑶强强联合项目:积极寻求与省内外知名高中及教育机构的合作机会,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教学竞赛、师资培训等项目,提升工作室及成员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⑷宣传攀枝花:通过参与或主办省市级教育论坛、研讨会等活动,展示攀枝花高中英语教育的成果与特色,宣传攀枝花的地域文化,增强城市软实力。
4. 激励与认可机制
⑴表彰与奖励:设立“教学优秀奖”、“教研成果奖”等奖项,对在教学、教研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工作室成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⑵职业发展支持:为成员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咨询、职称评审指导等服务,助力成员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成就。
四、年度工作室工作计划亮点及特色
⑴创新教学模式:探索并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参与度。
⑵特色资源库建设:构建集教材解析、教学视频、微课、模拟试题等为一体的特色教学资源库,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⑶国际化视野拓展:通过和国外友好学校交流项目、线上研修等方式,拓宽团队成员的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⑷课程思政融入:深入挖掘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设计并实施一系列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⑸学科特色发展:鼓励并支持团队成员结合各自专长,开发具有攀枝花地方特色的英语教学资源,如英语介绍攀枝花文化、旅游资源等,既丰富教学内容,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豪感。
五. 工作方式
本工作室在新的学年度主要工作方式有以下五种:
1.集中培训和自主研修相结合;
2.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相结合;
3.网络研修与线下研讨相结合;
4.团队研修与示范带动相结合;
5.课题研究与日常反思相结合。
六. 具体工作计划
1.2024年7月:确定工作内容、研制发展规划、制定工作计划、学习工作计划。
2.2024年9-12月:听评课、读书分享交流、工作室研修活动、核心成员外出研修。
3.2025年1月:听评课、主持人培训讲座、送教送培、“专家领航名师引领”教学观摩活动。
4.2025年2月:听评课、作业设计专题研讨,第四次集中研修。
5.2025年3-5月:完成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论文各一篇,择优推荐发表。
6.2025年6月:研修成果整理、工作室成员考核、准备学期末工作总结。
七. 制度建设
1.会议制度
(1)每学期召开1-2次工作室会议,期初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的活动安排等。期末召开一次工作室成员的总结会议,展示研究成果、分享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等。
(2)根据工作室计划,每学期至少安排3次阶段性工作例会,督促检查学习、研修、课题的实施情况等。
2.考核制度
(1)主持人根据《工作室管理制度》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考核,主要从思想道德、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
(2)每个成员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20节,观摩课、示范课不少于1节,课题研究结题至少发表一篇论文或教学案例设计。
3.档案制度
(1)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
(2)工作室成员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的教案、讲座、发表的论文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根据上级工作需要,可灵活机动调整安排工作计划。
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可以走得很远。通过以上计划的实施,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和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本工作室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使命,力争在新学年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为攀枝花乃至西南地区的高中英语教育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