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探索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活动中,攀枝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清学致欢迎辞。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何悦老师为大家讲授《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向主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何老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先进知识分子对真理的探索经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参会人员点评时指出,何老师的课堂落实了大学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坚定了学生的政治立场,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全面增强思政育人效果,为参会人员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活动中,何先全副书记还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清学书记、罗春秋院长进行了深入探讨,就下一步如何加强高校和高中思政教育合作与衔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是关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我校将持续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从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大视野”抓思政课;积极发挥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成员单位的引领作用,带领青少年学思政、研思政、讲思政,形成一批高水平教学研究成果;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深入挖掘各学科课程中的育人价值,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育目标中,既增强思政课的显性教育,又重视隐性教育;重视通过“合作”发挥“合力”,加强育人共同体的政治站位,培养新时代的“大先生”,加强教师人才交流,达到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彰显学校思政课的育人成效,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三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