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莉,买大小平台2016届毕业生。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后保送至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2013年,我满怀憧憬踏进三中校门,开启充实的高中生活;2023年,我于博雅塔下,满怀感恩与怀念,回忆着过去十年与三中相伴的点滴。
十年相伴,相伴的是相互鼓励的好友。高中时面对面的座位让我们微小的情绪变化都能被同组的同学捕捉,当年学习的很多知识已被抛之脑后,但我仍清晰记得课堂上偶尔跑题的讨论和寝室里十一点的夜话。高中毕业后我绘制了两张“蹭饭地图”,带着这份记录着全班同学毕业去向的地图,我有机会走进更多大学校园,在陌生的城市获得更佳的游玩体验。
十年相伴,相伴的是亲如父兄的师长。我至今都记得十年前第一次在办公室见到班主任段成希老师时的安心,记得月考过后各科老师和我谈心谈话的语重心长,记得郭志洪老师在我最受挫时“愿你淡定安然”的嘱托。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我将三中的老师带给我的温暖传递给了更多的学生。本科期间,我辅修教育学,参加西部支教和教育实习;现在我担任本科生辅导员,与29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一起成长。尽管未来可能不一定会成为一名老师,但这几年里,我获得了很多来自三中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从他们身上学习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努力不负段老师“你会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的期望。
十年相伴,相伴的是学习探索的能力。三中从2013年开始大力推行“学本课堂”教学改革,当年入校的我们作为第一批“小白鼠”,和老师们一起在实践中探索和磨合,寻找最合适的新教学模式。高一时,我们一个小组七个同学才能讲清楚物理课本上一节的知识点;而高三时,同一道数学题我们能清晰地讲出五六种解题方法。这种自主学习探索、准确高效表达的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翻转课堂和展示交流中不断提高,也是三中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相比高中老师面面俱到的讲解,大学老师更多是提纲挈领的总结,需要课前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和消化,得益于三中的锻炼,我很快适应了大学的学习模式,更一直在突破自我。
十年相伴,相伴的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在高中老师同学的眼里,我一定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学生——到西昌参加全省的纸桥承重比赛,担任校刊编辑向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征稿…幸运的是,三中包容了我的种种“奇思妙想”,并且提供了宝贵的平台,这种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也陪伴我到了现在。生活如此,学习亦是。我曾发现一次周考中物理大题的不严谨,用积分方法考虑全过程(高考不要求掌握)与只考虑初末状态计算的结果不相符,我的思路获得了李刚老师的肯定。我偶尔会思考一些与高考不太相关的(学术)问题,但从未被老师们制止过,正是这种多走一步、把路走宽的思维,给我现在的科研带来了更广阔的视角。
从金沙江畔到未名湖畔,很幸运这十年一直有三中的人、情、景、理相伴,让我时不时停下脚步,回望来时的初心,更加坚定地前进。三年的时间很短,祝愿各位能够享受三中的生活,在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中发现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拘于眼前的苟且,相信厚积而后薄发,一切都会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