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6届毕业生廖元植,本科就读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本科毕业后保研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攻读博士学位。
白驹过隙,高中时光倏忽而过,即便只有三年情缘,在学校里的学习、起居、玩乐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毫不夸张地说,三中改变了我。
在三中,我养成了学习的习惯。读到博士,我才发现“坚持学习”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习得专注、思考、问题意识的能力。那时的我幸得老师们提醒和教诲,能够沉下心、埋下头读书做题。时至今日,我常觉得我能(较为)自得地遨游书海,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高中时期的塑造。
在三中,我习得了自处的态度。我的高中学习和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成绩起起伏伏、身体也时有抱恙。好在我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予了我莫大的鼓励和帮助,或是无条件的相信,让我养成了良好的心性:不骄不躁,即便面对挫折也能尽力地坦然处之——我至今也会记得我的班主任梁永东老师在对我的鼓励。最重要的是,三中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在某种程度上)就一定能有所突破。
我在高中还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结交了极好的朋友们,如今,我们还常在一起闲话过去时光。在这个意义上而言,三中绝不仅仅是只做学习的地方,也是让我们寻到同好、彼此结伴的场所。
我于大家没有任何强制性的建议,只是在这里简要地回顾我的高中,我的体会是:“有花堪折直须折”,凡事尽力,不留遗憾就好;“少年负侠气”,敢为人先、无畏挑战;“但惜夏日长”,珍惜时光,常常感恩。三中给予了我学习上的帮助和成长上的塑造,让我的青春多了一份意义。
我还要借此机会特别感谢我的高中班主任梁永东(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梁”),梁老师教会我要从容对事、不激不随,在某些事上又要执着一些。这些体会让我受益匪浅,并支撑着我在学习之路上时时进取、永不知足。
三中改变了我,也塑造了我。祝愿这所气韵深厚的学校带给大家好的、向上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