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省一级示范性高中(引领型)大小单双平台官网
主页 > 新闻中心 > 三中要闻 >
新闻中心

三中要闻

我心中的中国精神(第四讲)| 井冈山精神
作者:德育科  发布时间:2021-11-02 15:30  浏览次数:
2021年11月1日早上7:30,市三中在学校运动场举行了11月的第一次升旗仪式,过程中高2023届1班符译丹同学结合市三中校本教材《中国精神教育读本》与全体师生分享了:我心中的中国精神(第四讲)井冈山精神。
 

图片

 

《井冈山精神》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井冈山的曲曲山路、青青翠竹,总是给人们带来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深深思考。1927年,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转战井冈山,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路,凝结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伟大井冈山精神。一条道路,一种精神,二者互为表里、相映成辉,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的进程,深刻启发了中国共产党人后来的不懈探索和奋斗!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相继制造了一系列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事件,中国革命陷入低谷。然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就此消沉,8月7日,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提出整顿队伍、纠正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该年9月,毛泽东提出“退往湘南”的建议,决定把起义部队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
有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就能逢山开路,就能在困境中开基创业。从四次战胜滇军军阀朱培德为主的“进剿”,到从容应对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的“会剿”。正是理想信念支撑着中国共产党在一次次挫折中奋起。
真正的革命者从不畏惧任何困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经济社会条件本就薄弱。国民党反动派针对根据地的现实困境,采取严密而残酷的经济封锁,切断井冈山对外的一切经济来源和贸易联系,意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在山上。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敢于克服一切困难、敢于战胜一切强敌,“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先后创办起军械厂、被服厂、印刷厂等生产建设工厂,保证“边界红旗始终不倒”,开辟并巩固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为处于低谷的中国革命保留并发展了有生力量,探索并形成了一条新的中国革命道路。在四面合围中开创新路,在艰难困苦中不懈奋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源自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所体现出的政治本色和精神基因,愈是艰难,它愈加彰著,愈显伟大。
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大胆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型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状况,开辟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上井冈”的决定,表面上是退却,实质上是一个伟大的进步,成为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在井冈山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开辟新的革命道路,凝聚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在这崭新的时代,作为三中学子的我们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责任,我们要继续发扬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