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这里度过了不可倒流的三年。16岁的花季,17岁的雨季,18岁的庄严。他看着我们从懵懂少男少女蜕化为风华正茂的少年。
三年,我们从烈日炎炎的攀枝花夏日军训中起航,不停地向明年那个终点狂奔。操场答卷,论语汇演,跑操比赛,过去的一帧帧一幕幕如今回想起来倒像是才发生在眼前的事情。
我还记得运动会上为各位老师呐喊欢呼声不绝于耳,运动会过后表白墙上数不清的各班科任老师的名字。在这个时候,你不会去顾以往恩怨,不管在平时课上他是风趣幽默润物无声地讲述知识点还是反反复复严格要求你去记下去推导一个又一个让你觉得头大的公式。
也许我们都应该珍惜那些不厌其烦跟你讲道理的老师,因为那往往是他们从过去无数次失败和成功中总结出的人生经验,他们希望你能明白这些道理,避免重蹈覆辙或事倍功半的去做一件事,那是一种关怀,一种指导,一种诚挚的爱。而在你长大之后的年岁里,可能就再也遇不到这样的人了。
不止是亲情,师生情同样是温存且永恒的,它不像鸟飞过天空,也不像风吹过田野,它留下的痕迹会像一团墨滴在白衬衣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洗涤,边界晕开,色泽减弱,最后哪怕连白衬衫都旧了皱了,它都不会消失。你可能会忘记你所学到的知识,可我相信你绝对不会忘记陪你走过三年的人,不会忘记在三中的点点滴滴。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必将隽永深刻生命。
三中,就像校歌里唱的那样,是攀枝花人才的摇篮,在攀枝花这个狭小的城市里让每一个学子的梦想扬帆起航,为他们的腾飞提供了最坚实的跳板。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强国,科技兴国。三中就像攀枝花的脊梁。40年的风风雨雨艰苦历程,他立在那里,他就在那里,看着一代一代背负梦想行囊的学子雀跃走进三中,看着他们拿到心仪的录取通知书脸上满溢着欢欣与幸福地离开三中,离开攀枝花,奔赴那遥远而又心向往之之地。
今当远离,不会忧伤。因为我们都知道今日别离是为了以后的重逢。期待多年以后的重逢,我将何以庆你。